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张强(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一是将外籍人士纳入社区健康管理体系。
返京外籍人士进入小区时,需进行登记,填写基本信息、报告健康状况、了解防控政策。居家观察的外籍人士每天通过微信、电话或短信等方式报告体温检测情况。如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前往发热门诊进行诊疗排查。如出现确诊、疑似或密切接触者,将按既有医学程序处置。外籍人士在小区内有聚集性行为的,社区(村)工作人员要予以提醒和劝导,告知疫情传播风险。
二是做好外籍人士疫情防控宣传引导。
结合小区外籍人士情况,制作相应语种版本的疫情预防和就诊手册、宣传海报、公开信等,通过上门发放、网络推送等方式,使外籍人士能够及时知晓。外籍人士人数较多且居住相对密集的地区,开通外语热线服务电话,受理外籍人士咨询,做好政策解答和心理疏导。本着自愿原则,社区可招募具备条件的外籍人士做志愿者,加强外籍人士与社区、物业、居民的沟通,共同做好疫情防控。
三是加强对外籍人士疫情防控的服务保障。
外籍人士居住密集的地区,要细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对社区(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讲清楚涉外工作注意事项,充分尊重外籍人士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开展工作时注意方式方法。房屋租赁中介企业和房东也要提醒租住的外籍人士做好个人防护,支持配合防控工作。
以上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将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情况和境外疫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在京外国人健康管理一视同仁
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对在京的外国人一视同仁,统一按照北京的防疫要求,落实做好健康管理的一系列工作。
陈蓓表示,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外籍人员的数量非常多。比如说在朝阳的望京地区,韩国籍的人士就比较多。这段时间朝阳区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外籍人士的健康管理。这里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充分调动社区商会的积极性,借助民间的力量开展工作,效果非常好。通过各种联防联控的力量,加强我们的防控和健康管理,也赢得了外籍人士的理解和支持。
陈蓓说,我们既要依法依规,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加强健康管理,又要讲求政策方法,体现尊重、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疫情风险。
北京疾控为海外华人发出5点防控建议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研究员杨鹏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为“非常高”。因此需要每个国家、每个人共同携手,努力抗击疫情。北京疾控部门特向海外华人提出了防控建议:
1.持续关注当地的疫情变化,按照所在国家和地区防控传染病的法律法规,以及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疫情防控,落实好防控措施。
2.密切关注我国外交部、中国疾控中心以及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官方机构网站,了解新冠肺炎防控要求和健康提示。
3.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一是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饮水,经常换洗衣物。外出回家、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
二是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室内公共场所等密闭环境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三是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时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四是集体用餐时,尽量避开就餐高峰,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五是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均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握手,不拥抱,注意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六是尽量避免聚餐和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如影剧院、酒吧、网吧、商场、车站、码头、展览馆、博物馆、公共浴池、温泉等。
七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遮住,不要用手接触口鼻眼。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要带病工作、学习,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请及时就近在当地医疗机构进行诊疗,并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接触史。就诊期间尽量不要触摸就诊环境中的相关物品,尽量避免下意识地触摸自己的口、鼻及眼部。
5.在疫情流行期间,不要恐慌,除非必要,尽可能不要外出旅行,严格按照当地及我国驻外使馆的相关建议和要求进行国际旅行。如果成为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取消旅行或旅游安排,就地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