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两列高铁运送滞留湖北的北京人员返京 今日将再增加一条线路
返京后集中观察费用由个人自理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昨天下午召开,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毛军介绍,3月25日,第一批829名由铁路离开湖北返京人员全部顺利抵京,其中居家观察720人,集中观察109人。昨天,从黄石北、十堰东发出两列高铁,今天将再增加一条线路,后续可能会再根据申请数量进行车次安排。此外,居家观察或集中观察费用均由个人负担,滞留湖北的北京市民返京政策是否推广到更多地域范围将根据疫情进行研判。
重点站区设置专用集结点
毛军介绍,按照部署,北京西站指挥部正在安全有序地组织滞留湖北的北京人员通过铁路和公路分批次返京。铁路返京人员将统一由各区安排专车送到居住地和集中观察点,实施14天观察。过程中,铁路设置专用站台,重点站区设置专用集结点、专用通道、专用停车场,实现点对点对接、全过程闭环管理,确保防疫工作安全。
3月26日从黄石北、十堰东发出两列高铁,分别是 G4834次和G488次。3月27日,将增加一条线路,为G4822次,从恩施始发,途经宜昌、荆州、潜江等站。
毛军提示,搭乘专列返京人员,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搜索“京心相助”小程序,选择“返京服务”模块,填报个人信息,待相关健康情况审核通过后,可选择日期、车次、车站等信息,随行人员需与主行人同日期同车次同站点,并按短信提示付费,购票成功后,如需退票,请按铁路有关规定办理或咨询12306。非湖北地区人员无需填报。
通过自驾车返京的,应提前在“京心相助”小程序“返京服务”功能中如实填写本人及随行人员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进京。经过公安检查站时,须配合民警工作。抵京后,第一时间向单位和居住地社区报告,并严格遵守北京疫情防控规定。非京牌车辆,须提前通过“北京交警”App办理进京证。
已启动14日内第三地入境
经铁路进京人员的接转工作
毛军介绍,按照部署,本市已启动14日内第三地入境经铁路进京人员的接转工作,在市内6个主要客运火车站设立场站指挥部和入境人员集中点。入境人员由第三地登上列车后,铁路公安等部门根据预警和筛查,与入境返京人员进行见面对接登记,列车到站后移交到各场站集中点。各场站指挥部负责通知入境人员所在区,由各区和驻京办负责接转或中转,并采取集中隔离观察等措施。目前,各站区集中点已经安排专人值守、专人对接,并采取专门的防疫措施,切实加强区域安全管理和防疫防护。
第三地入境经铁路进京人员,应主动向铁路和公安人员报告,配合工作,如实填写健康卡、进京承诺书,主动到各场站集中点报到对接。对不如实报告的,将依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滞留湖北的北京人员
返京后集中观察费用由个人自理
现在还有很多滞留湖北的北京市民,返京申请的标准是什么?下一批次集中返京是什么时候?毛军回应,目前滞留湖北的北京市民,需要在“京心相助”小程序中申请,经过审核之后,在乘车前经过正常的检查后可以登车。下一步,将根据申请的数量,进行相应车次的安排。
滞留湖北北京市民返京后隔离观察费用谁负担?毛军表示,居家观察和集中观察的费用均为个人负担,接转车辆的费用由政府承担。返京人员统一由各区集中接站,安排车辆护送至各区的集中分散点,再由分散点直接护送到社区,并办理相关进入社区的手续。
针对滞留湖北的北京市民返京政策能否推广到更多地域范围,毛军介绍,还得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研判,然后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进行调整。
发布
25日本市新增境外输入病例6例
在昨天下午的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了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相关情况。庞星火说,3月25日,本市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6例,主要有以下特点:确诊病例来源于欧美国家,其中,英国3例、法国1例、加拿大1例、匈牙利1例。共涉及6架次航班,分别为17日抵京的国航CA932,17日抵京的长荣航空BR716,19日抵京的国航CA880,21日抵京的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EY888,22日抵京的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EY888,24日抵京的国航CA112。
旅客户籍所在地分别为北京4例,安徽、香港各1例。从职业分布看,3例为我国在外留学生,3例为职员。
庞星火还介绍了一个典型病例。赵某某,男,42岁,中国香港籍,职员。3月9日至15日在英国伦敦某酒店居住,其间偶有外出至餐厅用餐,在当地未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15日由英国伦敦出发,经台北转乘BR716航班飞往北京,17日抵京,经过海关检疫至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23日晚出现发热等症状,24日由120急救车转运至小汤山医院就诊,当日采集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结合境外史、肺部影像、血液检查等其他诊断依据,25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庞星火表示,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有的境外青年病例,在欧美国家疫情持续高发的情况下,仍然外出参观艺术展,组织并参加KTV、朋友间聚会,外出到餐馆聚餐、逛超市、健身房健身等,在当地活动期间均未佩戴口罩,最终被感染,令人叹惜。
庞星火提醒,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大家在此期间应尽量减少旅行;境外人员尽量不外出、不聚会、避免非必要的各类聚集性活动;外出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在当地就诊,避免带病旅行。此外,发热等有关症状出现具有动态性和滞后性,需持续监测和观察,因此,对入境进京人员实施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尤其是采用集中隔离观察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3.8万基层社区医务人员迄今“零感染”
在昨天下午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了本市疫情期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相关情况。其中提到,全市3.8万名基层社区医务人员迄今为止实现了“零感染”。
高小俊介绍,本市落实网格化管理,发挥家庭医生服务优势,全市4000余个家庭医生团队全部融入辖区社区管理网格,实现家医团队与村(居)委会疫情防控工作无缝对接。家医团队主动公示人员信息和电话,接受居民健康咨询;通过“身边家医”APP、人工智能语音系统、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辖区居民推送防控信息,开展网上健康咨询与健康监测,提升疫情防控的精准和高效。1月23日至3月25日,全市家庭医生团队累计向居民推送各类健康信息(微信、短信)2251.5万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13.9万份。
同时,本市提供长期处方服务,减少居民往返医院。在原有慢性病可开具1-2个月长期处方政策基础上,市卫生健康委与市医保局共同研究并下发通知,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较长服用过同种药品的居民提供更长期处方服务,保障患者慢性病治疗的延续性,避免多次往返医疗机构增加感染风险。1月23日至3月25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长期处方服务96.7万人次,其中三个月长期处方服务37.4万人次,长期处方服务是2019年全年服务量的29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积极做好院感防控,尽力适应居民日常诊疗需求,包括实行进门测温、排队1米线、线上开药方、取药无接触和摘门帘、常通风、勤消毒等防疫就诊措施。同时加强全员培训,做细预检分诊、优化诊疗流程,实施预约就诊、严格执行诊室诊疗“一医一患”,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1月23日至3月25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门急诊服务669.7万人次,如剔除长期处方因素,比2019年同期还增长了25%。此外,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出诊服务4万余人次,全市3.8万名基层社区医务人员迄今为止实现了“零感染”。